央廣網(wǎng)西安9月7日消息(記者劉昱)革命舊址上的思政課堂、校園里有趣的科學實驗、新生入學的探索課堂……秋季開學第一周,陜西西安各個學校通過多種形式,精心打造“開學第一課”,為青少年注入成長“心能量”。

百年梨樹下的紅色課堂

9月2日,在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九號院梨樹下,來自西安外國語大學附屬學校的學生們,戴著紅領巾,穿著整齊,在長板凳上依次坐下,開啟新學期的“第一課”。

學生們在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開啟新學期的“第一課”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 雁塔區(qū)退役軍人事務局供圖)

這堂課的“老師”有點特別。

第一位“老師”是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的講解員,“老師”以清晰脈絡梳理抗戰(zhàn)時間線,并結合史料,將展柜里的文物轉(zhuǎn)化為生動故事,讓靜態(tài)展覽成為動態(tài)教育的鮮活教材。隨后,西安市國防教育宣傳員、西安外國語大學附屬學校特聘少先隊輔導員鄭閩江教授以《歷史回響》為主題,從一張老照片、一封舊書信講起,帶同學們回顧了抗戰(zhàn)歲月的崢嶸歷程,帶來一堂深入淺出的抗戰(zhàn)歷史課。

這堂生動的紅色課堂結束后,同學們在彩紙上寫下心愿與感悟,“勿忘歷史”“強國有我”“和平萬歲”……一句句真摯的話語承載著少年們的理想。

在這棵有著百年歲月的梨樹下,演講者深情地講述,讓同學們仿佛穿越時空,置身在那段烽火歲月,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與崇高敬意油然而生,也讓新時代青少年們對 “軍民團結、愛國擁軍”傳統(tǒng)的理解更加深刻。

趣味十足的“科學小課堂”

9月1日,在西安市浐灞第二小學各年級一樓的未來科學院里,“空氣的力量”實驗正在精彩上演:學生們手持自制空氣炮,輕輕一推,“砰”的一聲,煙霧圓環(huán)隨即而出,在現(xiàn)場“哇”聲一片里,感受科學的力量和魅力。

學生們正在體驗“空氣的力量”實驗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 西安市浐灞第二小學供圖)

據(jù)了解,在新學期開學當天,西安市浐灞第二小學圍繞人工智能主題,根據(jù)不同年級,分別開啟趣味十足的“開學第一課”,為學生帶來一場科技啟蒙教育。

“你能幫我識別一下,這是什么種子嗎?”在二年級課堂上,授課老師用AI軟件,給同學們演示,如何用人工智能識別畫面中的種子名稱。這堂“種子的力量”為主題的“第一課”,將生命科學與AI技術相結合,引導學生通過AI圖像識別觀察種子形態(tài),激發(fā)科學探索興趣。

在四年級的課堂上,一名家長化身“老師”,運用人工智能讓博物館的文物在畫面上“活”起來,為同學們帶來一場人工智能與傳統(tǒng)文化的奇妙碰撞。此外,該?萍碱惿鐖F的“小科學家”們,自信從容地為同學講解自己的創(chuàng)作,讓科技的趣味與魅力真實可觸。

新生的“初探課堂”

8月26日清晨,西安高新第八小學校長侯棟偉和全體一年級老師站在紅毯兩側(cè),熱情迎接小學一年級的新同學。這個“提前開學”的設定,藏著老師們的“用心良苦”。

西安高新第八小學一年級新生接受“三天入學教育”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 西安高新第八小學供圖)

為幫助“萌寶”們更好適應小學階段的環(huán)境,西安高新第八小學提前開啟“三天入學教育”,為一年級學生鋪就了一條從“幼兒園萌娃”到“八小少年”的初步探索道路。

同學們的第一課從“安全”開始:上下樓梯靠右行、接水喝水不擁擠。緊接著是“規(guī)則”:坐姿端正、排隊如廁、物品歸位。最后是“文化”課堂:通過兒歌、繪本和棒棒糖甜蜜互動,讓孩子們懂得“小蜜蜂”不僅要采知識的花蜜,更要釀集體的甜蜜。

從“擊鼓傳花”的自我介紹,到手拉手的轉(zhuǎn)圈游戲,再到勇于問答的“未來之星”,每一步細心地引導,讓剛剛步入小學的新生們極大緩解入學焦慮,增強自信心,成為學生生涯的重要一課。

老師為新生帶上獎勵的“小勛章”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 西安高新第八小學供圖)

“讓孩子們在‘初識—交友—養(yǎng)成’的遞進節(jié)奏里,完成了人生第一次‘蝶變’,也在心底播下了‘勤勞、勇敢、團隊、奉獻、務實、自律、創(chuàng)新、超越’八顆種子!蔽靼哺咝碌诎诵W相關負責老師說。

此外,西安市多所學校以“開學第一課”為契機,積極開展交通安全、法治宣傳教育及家校協(xié)同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,切實筑牢校園安全防線,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。這些扎實而溫暖的舉措,不僅為新學期奠定了堅實基礎,更于開學第一天,為莘莘學子寫下了充滿希望與信念的精彩新篇。

編輯:蘇睿楠
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“央廣網(wǎng)”客戶端。歡迎提供新聞線索,24小時報料熱線400-800-0088;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(wǎng)“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”線上投訴。版權聲明: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(wǎng)所有,未經(jīng)授權不得轉(zhuǎn)載。轉(zhuǎn)載請聯(lián)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。
長按二維碼
關注精彩內(nèi)容